close

          羅大佑 梁文道 陳雪 推薦          


本該叫人撕心裂肺的經歷,在張家瑜的筆下竟然名副其實地成了「旁觀他人的痛苦」。如此冷靜,恍如看了一輩子的表演。而且這還是齣黑暗的劇碼,不可目視,只得耳聞。聆聽,本就是散文家張家瑜最到家的本領。

──作家 梁文道

所以,假如正在翻閱此書的讀者對於章一一開始的母親入夢在生病臉容扭曲惡夢乾媽自殺守靈叩問死亡老先生沙粒流逝者醫院的偈語未及交待告別的死者突然就全黑了訃文等等的文字感到些許不安的話,別怕!

這些都是真的,但是!

人生不就是這樣? 

──知名作曲家 羅大佑

全書封書腰.jpg    

 

    內容簡介    

 

這是張家瑜繼《我開始輕視語言》之後的第二本散文集。 

 

是她以文字進行的漫長告別式,她寫生命中至親至愛乃至尊敬之人的死亡,喜愛的導演、作家和演員離世,年輕時堅信的信念崩解,而年復一年的跨年儀式,何嘗不是一場告別式?她一一展現向這些人事物告別的心路歷程,她的所失所得,讓我們在讀過後得到安慰,並繼續活著。 

 

老導演們都走了,把老戲院也帶走;革命者死了倒了活著的疲了,

而心愛的父親母親至愛摯友,或默默或激烈地轉了身揮了手……

 

激昂熱血的歲月記憶卻依舊盤旋,我們經常未曾處理,任憑累積。

卻不知唯有一一告別才能重新開始。 

 

來吧來吧,你既已取去我所有的,你必將放置於某個隱晦的地區,

而我亦無所懼,因無論在哪一個道場,我必嗅聞我所親愛的人的氣味,尋去,安心地相依。


    作者簡介    

張家瑜 

住在香港的台灣人。

她希望自己非常之溫柔和善,骨子裡卻有股反對勢力。

她旅行喝咖啡聽小島上的流言,她讀書觀影看人。

她習於沉默,數日無語。

但她寫。她擅寫。

 

她寫所愛之人。寫對至親至愛的不忍與不捨,寫對死神的憤怒,生命的無奈。

她寫所關心之事。寫六四、二二八、九七,寫台灣、香港、兩岸三地,寫可笑的大人物,和在惡土掙扎開花的小人物。她無法坐視不仁不公不義而隱忍不發。她得寫。

 

但她畢竟是張家瑜,一下筆,所有的痛都要在最安靜最深處才爆開 。


    編者的話    

張家瑜這個人                 本事文化編輯部

 

理應談談告別之於張家瑜,以及她希望藉由書寫告別,傳遞給讀者什麼。但我更想談談張家瑜這個人。

 

張家瑜是個讓人激動的作者。

 

我時時想起,當年在香港碰面的情景。那是香港書展行前,她說不管怎麼忙,都一定要抽出時間碰面。跟張家瑜碰面的當天聽了幾場演講座談,心情很興奮,也很困惑。見了面,她說我們去吃雲吞!異鄉的黃昏中,我們爬了一小段手扶梯,進了小而樸素的店面,吃了碗好吃的雲吞麵。一路上,我忍不住跟她說這次書展見了什麼人,剛剛聽了什麼演講,什麼人說了甚麼話讓我如何驚訝甚至驚慌云云。她面容安詳,不慌不急地聽我說,我們就這樣聊了起來。現在想起來,當時的情景有點像是童年一回家,我緊抓住姊姊的袖子急著跟她說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我並沒有姊姊。

 

我清楚記得,她離去後,我站在香港街頭走了一個小時,心裡非常激動。

 

去年底,為了規劃張家瑜第一本散文集《我開始輕視語言》的出版,同事開了幾次漫長的會議。大家都讀了文章,會開得異常的熱烈、激昂,印象中我好像要跟什麼人吵起來了以及誰都快跟誰拍桌子了整個會議室有點煙霧迷濛……現在想想真是美好的回憶。畢竟在現在這年代,我們好像越來越少只因為單純被文章打動,而興起想一起拔刀去革命的快意。

 

張家瑜之所以讓人激動,是因為她身上有一種這年代不復見的俠氣,帶我們回到美好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我們都會為朋友兩肋插刀。即使這個朋友你只見過一次面,或者沒見過面。

 

在這本書中,張家瑜要說的是告別。公司同事當然又吵了好幾次,眼見這個朋友行經死蔭之地,見證別人的痛苦與自己的痛苦,讓我們得到安慰並繼續活著,我們如何能心平氣和,毫不在意地過一天?我想,這是張家瑜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目錄    

章一      於是這樣,得著安慰並繼續活著   

小子,來與我在荒原和馬鈴薯田裡一起作畫,來與我一起散步在犁與牧羊人後方,來與我坐在一起凝視火堆,

讓穿過荒野的風暴吹向你吧。——梵谷致弟西奧信

老照片

包粽

然後,祖父

守靈

叩問死亡

父親的眼淚

老先生

醫院的偈語

只要我們活得夠長

訃文

Gloomy Sunday

午後的向日葵

如得其情

 

 

章二    舉重若輕的表演    

我最愛看人從黑暗中現身。——大衛林區  

冷肅的觀看

時光

太陽照常升起    

你的黑社會,我的黑社會  

北野武的那個夏天

陌生人的憐憫

彼得哲人

你說呢?柏格曼

生活碎片

和老導演們

愛爾蘭的黑幫老大

毛姆的房間

朝著黑暗的方向就碰見光

 

章三     非浪漫非溫馨非詩意的雨中之即景   

飢餓是有益身心的磨鍊,你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東西。只要別人不明白這一點,你就比他們高明。                          ——海明威《流動的饗宴》

 

 

 

初秋的饗宴

惡土之花

有關祖母的記憶

郵差與信

博物館

不見了

自由自私的靈魂

公寓    (原:一棟公寓)

同路人

海若女子

討好和不被討好的

旅途中的電影院

可愛

一個人飛行

 

 

章四     因著仍有鰥寡孤獨廢疾者

「你們一定是在做夢吧,」軍官們堅持說。「馬康多沒有出過什麼事情,以前沒有,將來也不會有。這是一個快樂的小城鎮。」——《百年孤寂》

一個老人的肖像

數字謎底

我開始輕視語言

念你如昔——你的九七我的九七      

披上紅衣的同志

缺席的革命者

中正紀念堂 V.S. 台灣紀念館

老人的想望

健全者

一個憧憬

和諧機及香港印象

800對3,000,000的數學題

日益壯大的構圖

這一年

交替


                             ※本事文化十一月正式上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