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1363939_a82d97667c_b.jpg 

我的一位女朋友擁有傲人的上圍,內衣店大減價時,她總能夠撿到便宜貨。不過,凡事也有例外,這天和她一起逛內衣店,東西全都半價,她中意的一個胸罩,卻偏偏沒有出36D。我逗她說:

「你太大了啊!」

誰知道,她不以為然地說:

「我這樣才是標準呢!」

可見每個人對標準的定義也不相同。

她是標準的話,許多東方女人都要自卑了。正如她曾經告訴我,她認識一個女人,上圍比她更豐滿,不過,腰和臀也幾乎跟上圍一樣大,卻覺得自己是標準的,所以常常很自豪地穿上性感的小背心和迷你裙。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41369077_7ef82032a5_b.jpg 

照片提供:http://www.flickr.com/photos/billiante/
 

 

到底有沒有一見鍾情?總是有的吧?但是,對於未曾遇過一見鍾情的人來說,聽上去始終像是別人的故事。

情之所鍾,畢竟是需要一些時日的。我比較相信眼緣,有些人就是很對眼緣,他說不上漂亮,然而,你第一眼看到他就覺得很想跟他親近;另一些人卻相反,每個人都說他很不錯,你就是覺得不對眼緣。

科學家說,人的眼睛可以看到的東西其實很有限。蒼茫宇宙,每天多少擦身而過的人?驀然回首,我偏偏看到了他。為什麼有些人就是剛好在我眼前出現?在我目光所及之處,他剛好也在,又那麼亮眼。這或許就是眼緣吧,早在我眼睛看到他之前,緣分已經把他放在那兒。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395497460_4538f8e6f8_z.jpg  

 

愛是不是等於每天思念你的次數?

是不是等於為你微笑的總和?

是不是把我為你流過的眼淚統統加起來?

是不是看看我能夠為你減去多少自私?

是不是用你帶給我的快樂除去你留給我的孤獨,看看還剩多少?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200x90.gif 

還記得八月份展開的『以愛情為名』的張小嫻愛情故事影像創作,之前公布了整個活動評選方式和得獎名單,可是,

是不是很想知道,到底,參與投票的一萬多名民眾和三位專業評審,心中最愛的首獎和前三名佳作,到底是怎麼樣呈現

『愛情之名』呢?經過參賽得獎者的同意,得獎作品即將大公開囉。 

佳作一:靜態照片【像你一樣】 by  funabashi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香港編輯:Janis、陳珍

陳玉慧,當代華文女作家,部分香港讀者或許對她有點陌生,但在台灣文壇,陳的輩分卻高。有人說她的每部作品都是一趟旅程,記載着她在人生旅途上看到、經驗過的事情。她自己就認為寫作能幫助她從心靈風暴中抽離,看清楚自己的來歷。面對自己的人生,陳玉慧總是不斷從現實生活中突破困境;面對自己的寫作,她亦能突破形式,在題材上追求多元,「我是個精神遊牧者。」過去30多年寫作路,陳玉慧沒有停止過破舊立新,但依舊逐愛而居,樂於遊牧。
我不喜歡重複,重複讓我感覺更累。」

側聞陳玉慧銳意要讓讀者每讀她每一部作品也能認識一個新的陳玉慧,所以,她的文字,跨時間、跨地域、跨文化,也跨越了認知。

「生無悔,死無懼,不需經濟基礎,對離異無挫折感,願先友後婚,非介紹所,無誠勿試。」

198911月,一則刊於《自立晚報》、《聯合報》與《中國時報》的徵婚啟事,造就陳玉慧藉《徵婚啟事》(1992)攀上小說創作的第一個高峰,《徵》引來極大的社會迴響,更先後被改編為電影、舞台劇,2009年內地導演馮小剛亦以同為話題作的《非誠勿擾》向《徵》致敬。

「無論是戲劇或文學,她都在尋找真實、美感和愛……她的確在追尋永恆,在每一個作品中探索最純粹和獨特的形式,而閱讀她的書使我感受到輕微的痛苦,因為那是孤獨者的心穹,那是渴望愛的叫喊,那是向真理的絕對追尋。」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孔子是如何煉成的》的編輯在度過一個假日後,貼心的交上了編輯心得,老實說,小企一直很期待,畢竟從高中畢業之後,孔子離我們越來越遙遠,而到底,我們又為什麼要再看一次呢?編輯果然厲害,他是這麼說的:『在《孔子是如何煉成的》這本書中,鮑鵬山教授用「道德的棉襖」概念,解釋了這個「成仁」與「成功」不能兩全的兩難處境。道德,就像是我們身上穿的一件棉襖,而人生的歷。程則是一片荊棘林,在這一片人生的荊棘林中穿越通行的時候,如果想要獲得更大的、更快的成功,往往必須加快腳步,此時身上的道德棉襖就不免千瘡百孔。如果想要保護身上的這件道德棉襖,不被路上的荊棘刮傷,就必須走得慢一些、走得謹慎一些。這確實是一項兩難,但也正是由於這個選擇,區分了君子和小人。

以下為全文的《孔子是如何煉成的》編輯手札,與大家分享!!!

一、 

如果要在台北、香港、北京、上海、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從過往的千年歷史中,共同選出一位華語世界的代表人物,則此一地位,非孔子莫屬。孔子至今被尊稱為「萬世師表」、「至聖先師」,甚至被提到了「文聖」的崇高位置,可以說獲致了空前的成功。 

然而孔子在他所處的春秋時代,卻沒能改變他所處的世界,他周遊列國,沿途兜售他的理想,卻屢屢受挫,不禁自嘲「累累若喪家之狗」。我們不得不問的是,即使在將孔子奉為所有讀書人的典範的今日,我們是否真的如我們所認為的,將孔子的觀點視同圭臬了呢?其實不然。 

在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中,人人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為志業,人人追求的是自己能夠養活自己的專業技能,並且在專業領域獲得肯定。但是這不是孔子所主張的,至少這不是孔子所滿意的境界。

本事文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