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都喜歡意外。
電影中出乎預料的停格,音樂裡震攝人心的休止符。
弦外之音於是柳暗花明。
所有影像閃爍眼前再霎然停止,
天地無聲,一切靜默,
這是戲中最高潮的時刻。
一如中年。
《中年廢物》是馬家輝散文選集,由三輯構成,分別是「桃紅」、「柳綠」與「藍調」。行經中年,他站在那裡看戲,聽音樂,參與奇人軼事並說給我們聽。
他寫張愛玲生前叮囑要送人的錢包,細膩考究。他談唱情歌的羅大佑,反諷自己在愛情裡的滄桑。他細細刻畫《葉問》中的甄子丹和洪金寶,帶觀眾重回硬朗的中國,擂臺上的男人面對屈辱不閃躲不退讓,我們的記憶得以悲壯還鄉。《哈利波特》戲中,男女主角與成人世界對抗,戲外,演員卻反而在演藝世界提前長大。他精準點出作品中悲涼、荒謬、動人、諷刺的一幕。
目錄
自序:眼睛的位置
輯一 桃紅
「原來張愛玲最愛的是我!」
輯二 柳綠
催眠的音符
在夢境與夢境相連的地方
兒戲
輯三 藍調
拳腳的速度
飛砂風中轉城牆內外
櫻桃的汁液
影像時代的街頭明星
後語 蚤子身上的蚤子
作者自序
某天某夜我如常和張家瑜往看電影, 在香港, 在香港金鐘, 在香港金鐘的一間戲院, 進場前, 先到餐飲部買一杯啤酒, 身旁站著一男一女, 都很年輕, 大概廿五六歲吧, 都身材高朓, 男的俊朗, 西裝畢挺, 說著流利的英語以及不太標準的粵語, 顯然是在中國大陸出生、在美國成長留學、在香港賺錢掏金的「海歸派」新一代; 女的美艷, 笑意蕩漾, 聽口音應是典型的香港女孩子。 我和張家瑜站在他們身邊, 跟他們同樣年輕的服務員儘管仍然盡責地把啤酒和找零遞給我, 但眼睛早已注視他們, 脖子亦早已擰向他們, 他的心, 早已全被他們吸引過去。
我拿過啤酒, 急不及待地呷了一口氣, 然後聳肩對張家瑜生氣地說: 「沒法度! 站在這對狗男女身邊, 我們就像一雙中年戰廢品, 理都沒人理!」
張家瑜向來性格淡靜, 絕少口中調侃之言, 這回倒是語帶機鋒卻仍保持冷靜地說了一句: 「這沒什麼。 他們只是不知道『他朝君體也相同』吧了。」
對啊, 也相同, 都一樣, 等著吧; 誰不曾年輕過青春過?
於是我們又開開心心地進場看戲, 彷彿當把眼睛投向銀幕, 時間立會靜止, 誰都年輕青春, 又誰都蒼老廢敗, 中年老年少年, 也相同, 都一樣, 既活過也死過, 既劇變也不變; 戲院就是奇妙的時空穿梭機, 我們坐在裡面, 眾生平等,「有目共睹」。
此之所以我們執迷於看戲。
跟昔日出版的<愛. 江湖>、<明暗>、<關於歲月的隱秘情事>等書類近, 這集子收錄了好些觀影文字, 但絕非影評, 只是聯想與感想。 而稍有差異的是, 這集子比以往的書增加了不少照片, 只因近年我鍾情於「隨手拍」, 拿著數碼相機甚至手機, 看見什麼拍什麼, 拍了一堆, 選了一些, 刊於書內, 聊為配襯。
我也常把照片放到「新浪微博」(http://t.sina.com) 上, 我的帳戶叫做「馬家輝在香港」, 你必找到, 如果你真的想找。 放照片以前, 我經常先用電腦軟件將之塗抹修改, 增添彩色特效, 曾有網友留言詢問「為什麼你喜歡把照片 PS 成這個樣子?」, 我想了幾秒鐘, 倒想出了一個好理由: 為了讓自己更高興。
照片裡的影像也好, 眼睛裡的世界也罷, 其實並不全盤可愛可欲可觀可喜, 但也通常不會全盤可厭可悲可拒可棄, 總有的, 總有其中一兩個畫面或片段或角落值得你多看那麼一兩秒、多想那麼一兩分鐘、多感嘆那麼一兩句、多聯想那麼一兩椿事情, 視乎你是否願意把視覺焦點調校到這麼的一兩個位置。
所以啊我喜歡把彩色照片轉化成黑白, 再把部分黑白轉換回彩色。 因為在一轉一換之後, 我會看得加倍開心。
而且於一轉一換之間, 另有趣意。 因為我是在 iPad 上進行轉換, 透過 ColorSplash 軟件, 彩色變黑白, 我用手指頭在黑白照上輕輕塗抹, 指紋所過之處, 色彩重現, 我如上帝, 伸手指向何方, 何方便有了光。
我不僅拍下宇宙, 我更重新創造了宇宙。
看電影的趣味亦接近吧我猜? 願意把眼睛的位置放在什麼地方, 得到的便是什麼樂趣, 這叫做, 自得其樂, 我最懂, 而這或正是「中年廢物」的最大本領。
--- 嘿, 除此以外, 尚能如何?
作者簡介-馬家輝
入世且多情 旁觀自己的瀟灑
一九六三年生,香港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碩士、威斯康辛大學博士。曾任雜誌社記者、廣告創意設計、報社副總編輯,並擔任電視及電台節目主持,亦為香港《明報》世紀副刊創意顧問,文章散見於港臺及內地報刊,結集作品有《李敖研究》、《女兒情》、《都市新人類》、《愛戀無聲》、《江湖有事》、《死在這裡也不錯》、《在廢墟裡看見羅馬》、《日月》、《明暗》、《關於歲月的隱密情事》、《回不去了》等。
留言列表